找到相关内容1396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从秀才天子到皇帝菩萨

    从秀才天子到皇帝菩萨  ——论萧衍的宗教信向与治国历程   龚显宗   中山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  华梵大学 第五次儒佛会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( 2001) 页369-380  华梵大学哲学系, ...真言隐上清,密行贵阴德,显证表长龄。晚年开释卷,犹日映众星,苦集始觉知,因果乃方明,示教惟平等,至理归无生。分别根难一,执著性易惊,穷源无二圣,测善非三英。  调和三教,而更推重佛教。他以儒术治国,因...

    龚显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04646647.html
  • 发扬佛教──为和平而团结

    道,佛陀阐释治国七法不危之道,治国七法,即为充实力量,即为团结一致,有团结力量,方能谋取和平。   中国儒家有「人必自助,而后人助」之思想,佛教亦有自觉自立自强之主张。佛教之参禅念佛持咒之修行,皆为...

    星云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80149051.html
  • 儒家教学与佛法教学的关系

    迫切需要的,我们要用什么东西来对治。今天社会大众,中国、外国普遍是功利的心,自私自利,贪瞋痴慢,人我邪见,与日俱增,这怎么得了?身既不修,怎么能够谈到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?中国儒家有这套学术,确实有帮助一个人真正做到修身、齐家、治国的一套理论与方法,但是现在没有人学了。佛法经论里面也有很好的方法,大家把佛法看成宗教、看成迷信。佛讲学跟我们中国古圣先贤讲学风格不一样,中国古圣先贤直接的说,容易懂;而佛...

    净空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92251897.html
  • 佛教与儒教的异同

    托生乎。此事在佛法中为极浅之事,在国家社会为极要之事。彼既提倡因果轮回为虚谬,则善无以劝,恶无以惩,徒抱定正心诚意,为教民治国之本。而不知无因果轮回,则正心诚意,与不正心诚意,有何分别,不过一空名而已。且实既无有,又谁顾此虚名乎。自此以后之理学,无一不偷看佛经,无一不辟驳佛法。由不提倡因果,则治国治民治心之根本,反视作迂谈谬见。数百年来,犹能维持者,尚有礼教之仪型在。及至欧风东渐,则完全随欧风以披靡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4543355464.html
  • 辽金佛教

    本传,行秀“于孔老庄周百家之学,无不会通,恒业华严”,“儒释兼备,宗说精通,辩才无碍”。他兼有三教学问,常劝当时重臣耶律楚材以佛法治心,以儒治国,显然是宋代佛教主张的三教融合论的翻版。他的世家弟子...则行宣尼之常道,舍我则乐释氏之真如。”。他的三教合一思想与行秀、李屏山是一致的,但立足点有所不同。行秀认为,佛法不仅可治心,也可以治国,具“正心、修身、家肥、国治”的全部功效。李屏山要求“会三圣人理性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62658924.html
  • 论佛教人天乘善法与儒家道德思想之差异

    对象都是人,都提出了通过个体道德修养实践达到人生最高理想境界的方法。相比之下,佛教侧重于对世俗人生的超越和对个体终极圆满境界的追求,而儒家则强调“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”,重视个体修养与世俗社会生活的...目标不同  儒家道德修养的理想是“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”,是基于追求个人道德品质的完善和家庭、社会伦理秩序的和谐与稳定,没有超出现实人生。而佛教的人天乘善法虽然也是指导现实生活,但并不以世间生活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34259362.html
  • 碑铭散文

    作牟茹赞普)也被害身亡。赤德松赞的生命也危在旦夕。这时多亏娘·定埃增等人极力护卫并拥之立,赤德松赞方得登上赞普之位。保卫了王室政权,安定了吐蕃社会。自然是不世之功。第三段是讲定埃增辅佐赞普治国有方,忠贞不二,卓有功绩。  以上所记大都是真实情况。定埃增其人确实有政治眼光,长于谋略,善于治国,所以能抵制强大的外戚势力,独拥赤德松赞,终于成功而进入政治中心人物的行列,成为佛教僧侣掌政。前辈人物。正是他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05159747.html
  • 佛教思想和先秦儒家思想之比较

    ;修身,齐家,治国,平天下“以体现人生价值。佛教非常重视人的地位,坛经说:”佛法在世间,不离世间觉,离世觅菩提,恰如觅兔角。“就是说需在人间成佛,上界天只顾享乐,...ldquo;修身,齐家,治国,平天下”,唯心主义产是完全涉世、入世的。佛教除了注意要菩萨学“五明”、修“六度”万行积极入世度众生外,最重要的是提倡...

    清远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561563077.html
  • 佛教与现代社会的切入点

    僧)在救世思想驱使下得以传播,因此,佛教在大约四世纪就已经潜化到统治阶级治国安邦的主流思想之中。此后历代,每遇太平盛世,佛教必有兴盛;及至社会动乱,则佛教迭入底谷。智大师之能开创天台宗,慧能大师之能...科学性与中国固有的治国理念、人文精神、道德价值及民俗心态的广泛契合。“将此身心奉尘刹,是则名为报佛恩”,正是中国佛教生命力强大的佐证和写照。  伴随着衰落的还有中国佛教的蜕变。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20768046.html
  • 文化的回归与超越

    积淀作支撑,都离不开先人的智慧与哲理的学习传承。对传统文化的继承,是为着创新和超越。“超越”的羁绊。儒释道作为传统文化的源泉,据说儒有助于“治国”,释有助于“治心”,道有助于“治身”,但可惜的是,现成的儒释道伦理,解决不了当代“在激活市场经济的同时约束市场经济”这个难题。  儒学或许有助于“治国”却不屑于“治市”。在当前我国活跃的市场经济普遍存在的诚信问题面前,要用孔夫子的办法就是“去食”,即宁愿“...

    叶小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54468402.html